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释放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的积极信号。
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每一个地方,都有人们心中的“老字号”,但经过几十年沉浮,不少老字号企业受到现代经济的猛烈冲击。
从近年消费者和网友对“老字号”的消费态度看,其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如,生产手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市场要求;人员老化,人才流失,老字号后继乏人问题突出,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营销观念守旧,营销水平低,电子商务起步晚等;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的接受程度不够高,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可以说,老字号发展遇到的瓶颈,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情况。其实,老字号并不意味着安于守旧、一成不变,必须要适应市场发展的新需求。
老字号的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老”的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但无论品牌怎么“老”,其产品质量永远都是竞争的核心,不然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如何振兴老字号?具体来说,获得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只是挖掘资源的第一步,还需与时俱进,焕发其新活力。
要在全面提升“老”品牌的“新”出路上下功夫。在这方面,老字号企业应不拘泥于以往单打独斗的方式,要尝试在同一屋檐下经营的新模式,相关部门还应推动老字号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抱团取暖、触网转型,大力推广老字号网上营销模式,开展老字号“一品牌一故事”宣传推广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和创新;深度开发老字号,走好文旅融合新路子,如通过打造“老字号研学之游”,让老字号搭上研学游快车等。这些老字号的“新玩法”,无疑值得各地借鉴。
总之,既要维护品牌不摆老资格,更要与时俱进,紧跟市场脉搏。尤其在战略上要有前瞻设计,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经营,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年轻的商业年龄,赢得更多的青年顾客。只有定准群众认同、市场认可的“调子”,才能找到守正创新的“路子”,实现长期发展。唯有坚持守正创新,守住以人民为中心的“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借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力”,不断拥抱时代,才能真正让老字号C位出道,赓续传统品牌的强大基因。
上一条:全球旅游业加速复苏 中国游客为行业复苏注入动能
下一条:让元宵节“难忘今宵”代代相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