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研学游记 >> 正文

用荀学研究推动邯郸文化复兴

——《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读后感
时间:2024年05月06日来源:中国旅商传媒网 作者:张冬冬

《史记》载有荀子生平,称其为“赵人”,即邯郸人;乾隆《邯郸县志》人物志录有荀子资料。刘振英先生为邯郸人,供职于邯郸学院文史学院(荀子学院),其致力于荀子研究已有十余年,发表相关论文多篇,近期其专著《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其多年研究《荀子》心得体会的结晶。本书由探讨心、性、王、圣、礼、群、分等范畴开始,转入荀子与商鞅、墨子、韩非子等思想进行比较,再论荀子对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谭嗣同等人思想影响,最后论荀子理论体系的总纲,成圣、王道、方法论维度及论断。此书的出版,对《荀子》研究,对当今文化建设均有积极的意义,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整理其理论范畴之‘法绳’、体系之‘统类’,必然成为赓续伟大思想传统,致用于当今复兴时代的思想智力支持。”通读全书,我获益匪浅,感到这是《荀子》研究的一部力作,作者对许多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现从以下四个方面略加介绍。

首先,探究思想理论范畴。读者阅读《荀子》,首先要了解基本概念、根本思想,由此登堂入室方可全面、深入体悟全书之精髓;而对基本概念、根本思想的解读,需要从荀子的“原意”“用心”等层面去阐释。李清良先生在《中国阐释学》中说:“领会者所欲获得的主要不是作者的‘原意’,而是其‘用心’;‘原意’只是一时之‘迹’,‘用心’才是变而不化、无适不可的‘所以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作者在书中多层面、多角度探究“心性”“王圣”等范畴的内涵与外延,解析基本概念,分析“原意”;溯源荀子思想的根本旨归,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荀子之性,“努力实现对道德价值定义、折中论定义的超越”,归纳荀子政治理想之“用心”。

其次,多角度还原时代环境。阐述《荀子》哲学思想,需要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之同情,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说:“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以,本书作者深入考察荀子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学术氛围,对比《商君书》《墨子》《管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与《荀子》核心思想、观点的异同,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探寻荀子的学术个性、集大成者的原因以及荀子思想历久弥新的成因,进而“探求其本身适应中国本土社会及国家政治状况的生命活力、传统精髓、价值皈依”。

再次,考察荀子思想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受荀子思想影响者为数众多,诸如韩非子、李斯、张苍等,但本书作者并未选择这些人,而是站在更高的思想史层面进行考虑,精心撷取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明代王阳明、清末谭嗣同等人,从经学、理学、心学等层面与荀子思想进行比较,以期“突出荀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强大的学术创生力”。如果说前面章节部分是从横向解读荀子思想,那么这一部分就是从纵向进行阐释,阐释荀子思想的理性实践精神对后世各大主流思想的积极影响,这种一横一纵交合的坐标式的宏观研究有利于读者提升认知水平,亦有助于激发深度思考。

最后,商榷荀子思想体系的维度。有鉴于牟宗三《荀学大略》将荀子思想体系称为“一大理性系统”,把“知统类”“一制度”“隆礼义”“杀诗书”作为核心范畴。本书作者将荀子思想体系概括为“一纲八维”:以“尊王隆礼”为总纲,以“化性起伪”“明分使群”“虚壹而静”“伦类贯通”“天德王政”“师法圣王”“今人性恶”“正名枢要”为分目,阐述纲维范畴的作用与体系中八维的关系。同时,商榷荀子思想理论“两千年传统相续之根源,为民族文化创新寻找增长点”。这一部分观点新颖,见解独特,且言之有据,颇见作者深厚的文献功底、理论功底与思辨精神,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作为儒家经典的《荀子》,思想博大精深,如何解读与阐释,如何广泛传播,如何让读者去接受与思考?这绝对不是个人奋斗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一代一代的学人付出艰辛的努力与点滴的积累。“板凳要坐十年冷”,如果“十年”是个确数的话,本书作者沉浸于此早已超过这个数字。书中某些观点如果能引起关注、商榷,势必会推动《荀子》研究再度升温,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本质与魅力所在。

作者系邯郸学院文史学院博士

上一条:复兴邯郸古赵文化,营造学术研究风气
下一条:“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全国校园节庆日诵读融媒体直播邯郸站活动在邯郸学院举办

关闭

编辑:瞿颖
今日头条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