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研学游记 >> 正文

知青名录 感言 面世

时间:2023年05月12日来源:中国旅商传媒网 作者:王彦春

我与延安插队知青名录编委会联合编印的名录,于2023年4月15日正式面世的那一刻,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多数人发自肺腑之言,认为干了一件千秋大事,值得肯定。但也有少许朋友认为:干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没有半点经济效益,熬费几年精力,不值。面对褒贬,那就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言明我的初衷和理由:

近代史上,延安发生两起名震天下的大事。一是党中央、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長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在延安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一举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二是两万八千名知青到延安,为改变这块红色根据地的贫穷落后面貌,奉献了青春年华,谱写了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凯歌,为䦼北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随着岁月流逝,人们与时俱进的观念出现,那些曾为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人仁,却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些为共和国建设崛起的人们、被岁月抹去踪迹,奋斗的历程被渐渐淡忘,甚至形成断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加强党史教育,弘扬知青精抻,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知青运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是一代人牺牲个人,成就社会,造福华夏的光辉典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栋梁。他们的历程,就是共和国的历史,他们的奋斗史,就是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缩影。要把这些无数个人的名字隽刻在大地,就是承前启后,昭示后人的巍峨丰碑。给延安乃至中国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

北京知青《延安插队名录》的出版,肩负的使命于此,既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又矗立起继住开来的灯塔,将激励后人,成为前进的精神榜样,它的意义是伟大的、深远的!

这本书的面世,凝聚了知青李新一,何晓新等精英们的心血,包涵了各界人土的倾情关怀与无言夙愿。他们都是有历史责任感,心存“大爱”之人。书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纷纷致电《社区文化》,要求一睹为快,并产生了一个共鸣点:那就是对这群知青、了不起的赞誉和智慧胆略的敬佩。

对于该书的出版,不仅需要超前的长远目光,而且需要不畏坎坷的毅力和恒心,更需要一种顾全大局的意识,及敢于正视困难,牺牲个人得失的现实勇气。这些顾虑被当年的热血知青所征服,他们像当年响应号召一样执着坚韧,在时隔五十多年的尘封中,刨根追寻初源、犹如愚公移山之艰,大海捞针之难,终于,干成了石破天惊的一件大事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这绝不亚于女娲补天和夸父射日的神圣。

每一个简单的姓名在名录中出现,就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就是一代人隽刻在华夏大地的无言丰碑。时代有痕,发展有迹。共和国的大厦谁主沉浮?那就是可敬可爱的知青,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改变落后的中国面貌,助力亿万农民走上金光大道,谱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知识青年,与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壮举。

这本简单的名录,远远超过本身的作用与意义,相信会与日月同辉,代代传承下去。因为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精神标识。这就是名录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也是我愿意为此奉献余力而乐于合作的真正原因所在!

上一条:内蒙古新华书店研学基地启动暨数字文旅基地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下一条:画大妆、穿戏服 广州百场粤剧研学活动启动

关闭

编辑:实习生:杨丽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