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非遗文化 >> 正文

乡村工匠筑梦甘肃 弘扬文化传承非遗

时间:2024年05月06日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牛莹 关小朋

当地学生体验定西剪纸 受访者 供图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妇联共同研究确定了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拟认定名单。此次拟认定的乡村工匠名师共有273人,其中,甘肃省付忠民、杨海燕、魏永宏等12人入选名单。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匠心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身边群众创业就业,鼓舞激励更多人筑梦前行。

结缘非遗技艺

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石坪村,不少村民家中的窗户上张贴着造型生动、色彩绚丽的剪纸。它们被称为定西剪纸,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作为定西剪纸的领军人物,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付忠民从童年时期就跟随奶奶学习剪纸技艺。“20世纪70年代,甘肃定西农村每家每户逢年过节都做窗花、熏板帘子(制作窗花的模板)、糊窗户。我觉得好玩便跟着奶奶一起做,不知不觉爱上了剪纸这门艺术。”付忠民回忆,从最初的学剪窗花到后来的随意能剪各种题材,每一幅生动传神的作品都让他无比激动和开心。2006年,付忠民参加定西市民间剪纸大赛,第一次获奖,这坚定了他在剪纸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如今,付忠民已成为定西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包含了民俗、生活等多个方面,既有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吉禽瑞兽等传统元素,又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建筑、卡通萌宠等现代元素。

与付忠民经历相似的杨海燕,是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她从1995年起就跟随奶奶和妈妈学习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及裕固族刺绣技艺,经过多年苦练,她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民族服饰制作中的绣法、纹饰图案造型、纹样色彩搭配等。

杨海燕介绍,根据裕固族的习俗,女儿出嫁时妈妈会精心准备一套亲手绣制的头面、服饰当嫁妆。“裕固族服饰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多年来,我通过挖掘裕固族传统文化精髓,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裕固族民族风情的特色文化用品、手工艺品、服装服饰和旅游商品。”杨海燕说,裕固族服饰作为裕固族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醒目和鲜活的表现形式,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帮助就业创收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遗的重视,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向付忠民请教和学习剪纸。付忠民多次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配合当地非遗管理部门进行巡展和技艺培训,开展剪纸“进校园、进军营”等宣传活动,向大众展示剪纸艺术的魅力。

王萃是付忠民剪纸培训班的学员。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学习,如今她已成长为定西剪纸领域的一名新星。“定西剪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实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就像一首质朴动人的‘民歌’,清新、活泼、健康、富于创造性。我要利用自己的剪纸技艺,跟随付老师一起创作能够突显当地文化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定西剪纸。”王萃说。

为让定西剪纸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让剪纸从创意设计、制作技艺等方面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成为当地部分群众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2015年,付忠民在定西市成立了非遗剪纸扶贫就业工坊,帮助6户48人增收。

和杨海燕学习裕固族纺织服饰制作多年的吴玉朝,也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这项技艺的。“我要运用自己所学把裕固族服饰文化传承发扬光大,以后我会设计出更多的精美服饰,让人们了解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吴玉朝说。如今,吴玉朝的作品在裕固族纺织服饰中崭露头角,2023年,她被认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自从成立肃南县富达民族服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以来,我们始终把非遗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发挥场地、技术等优势,积极采取‘带徒传艺,一帮一或一帮多’等形式发展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杨海燕说,依托公司她成立了裕固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以扶持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坚持每年举办公益性裕固族服饰、刺绣等技艺培训班5至10期,累计培训城乡妇女和残疾人群达6000多人次,带动300多名农牧(村)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灵活安置残疾人就业25人,帮助30多名农牧(村)妇女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路。

承担传承责任

多年来,杨海燕和当地一群心灵手巧的裕固族绣娘,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匠心传承民族刺绣工艺,创新设计产品,使当地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及裕固族刺绣技艺传承大放光彩。

“作为一名裕固族非遗传承人,我始终把保护、传承和挖掘裕固族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杨海燕先后开发生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工艺品三大系列380余个种类,其中有75个种类获得国家专利和甘肃省专利。杨海燕也于2021年11月获评“甘肃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在兰州市皋兰县,如今已70多岁的魏永宏作为兰州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依旧坚持每天练鼓、设计鼓图、创新太平鼓制作技艺、研发相关旅游商品、为学员授课讲学。

魏永宏介绍,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演变,如今的兰州太平鼓衍生了女子太平鼓、男子低鼓、男子高鼓等多种表演种类,以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技巧,形成了骑鼓、闪鼓、二起飞腿、扫堂腿、白鹤亮翅、鹰击长空等经典动作,保持了古代战争中运用的一字长蛇阵、两军对垒阵、三阳开泰阵、四门兜底阵、五福临门阵等队形,表现了西北人粗犷豪爽、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和祈求太平吉祥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为了更好传承太平鼓,魏永宏对鼓具进行了创新,使太平鼓表现力得到很大提升,更方便现代人演奏。魏永宏介绍:“我们在鼓形设计上新增了扁形圆鼓、碗状击鼓,方便挎于腰间;在鼓重上从十余年前的二三十斤优化到现在的十斤成人鼓,以及幼儿园、中小学生使用的二至五斤的花鼓;鼓身图案也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魏永宏还成立了兰州永宏太平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辖兰州永宏太平鼓艺术团和兰州太平鼓制作销售工作室。现在,魏永宏制作的兰州太平鼓已经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太平鼓队在国内外许多地方进行巡演,不仅扩大了兰州太平鼓的名气,也让兰州太平鼓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上一条:非遗巡游人气旺
下一条:薪火相传 非遗无界

关闭

编辑:瞿颖
今日头条
热点推荐

《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细则》发布

广元朝天:发展全域旅游 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旅游专线养路人

多个旅游演出入选全国演出市场精品和优秀项目

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

年轻人机智旅行没有天花板

非遗巡游人气旺

习近平谈巴以冲突和乌克兰危机

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五一档票房破15亿元

“五城三小时经济圈”提升西藏区域竞争力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