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新华网联合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推出北京优秀教师实践案例,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叙述,分享北京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们的从教经历和他们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
从深山走来,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好老师,做希望自己孩子能遇到的老师;从普教到特教再回到普教,她有丰富的教书育人经历……陈金香深刻地明白,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时刻谨记重任在肩,要始终坚守、终身进取,因为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拓荒校园空间
杂草丛生的校园,荒芜的专业教室,简陋的教师餐厅,破旧不堪的卫生间,凹凸不平的校园小路……这是2003年,陈金香成为该校校长后,第一次走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时看到的景象。当时的她内心五味杂陈,却生发出坚定的使命感,让其下定决心:拓荒!无论多么艰难,都要让学校成为它本该拥有的样子。
于是,陈金香披星戴月奔走在学校改扩建的道路上。“我不是要单纯建几层楼,盖几座水泥房子,而是要从教育的视角为孩子们提供适切的教育空间,担起他们的成长。”陈金香说,她清晰地记得新校舍建成时,老师们深情相拥、喜极而泣的场景。
建构教师队伍
基础教育做的是奠基的工作,夯实的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建构一支全面优质、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陈金香不断地告诉自己和老师们,要努力做到有教无类,接纳所有的孩子,更要做到因材施教,把研究和实践并行而进。
从此,陈金香带着教师们,开启了一场教师队伍建构之旅。从集团立场出发,他们深化理念文化、重构治理文化、创新行为文化,科学形成“一会两院六个中心”的集团治理文化体系,形成“一种理念,一张蓝图,一个生态”的治理模式,创造性地实施多校区的管理与联动;打造教育高端引领工程,通过实施党组织领导力、政治执行力、思想引领力、基层组织力、学校内涵力“五大提升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通过“五项修炼”团队建设工程、打造“3+3”骨干培养工程、青年教师五项攻关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本研修三大行动:发现文化扎根行动、发现教研锤炼行动、发现品牌铸造行动,为教师全方位提供成长锻炼的机会,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如今,学校已经成立了多个名校长、名师、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工作室,多个学科实践基地,拥有多项国家市区课题并获奖。
领航学校发展
教师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发挥领航的作用。面对敬业的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作为学校的一位首席教师,该如何领航他们前行,是陈金香一项永恒的课题。她致力于把孩子们都培养成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使他们站起来像座山,坚定自信;坐下来像本书,拥有丰富的涵养,耐人寻味。
学校着手建构发现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与课内外整合三条不同的整合路径,内化理解课标要求,外引优质教育资源,在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组“面”为“体”的立体模式中,自主研发九大类80余门的跨年级、跨学科课程组成的课程群。结合学生发展的高阶需要,依托自主研发与项目引入双重路径,设置A-S-K、友善用脑等20余个主题项目学习课程,以长短课、双师课等形式,研究确立思维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五步发现教学法”,即“暗示-提问-假设-推理-行为检验”五步问题解决模式、“目标提示-课前绘制知识性导图-合作探究-课中绘制程序性导图-课后绘制收获性导图”的五步思维导图模式、“比较-发现-再比较-再发现-归纳内化”的五步比较型模式。在因材施教中实现“分科学,综合用”的设计初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二十年来,围绕“开实验之风 育多元之才”的办学理念,学校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学生们不断走上世界舞台,先后在全国航模大赛、海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解题能力大赛、世界小提琴大赛、世界青少年斯诺克大赛中获得冠军及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教师们在全国、市区课例及论文评优中取得特等奖及一等奖,多项教育科研成果在国际、全国、市区获奖,多篇论文、专著发表……学校也从一所薄弱的农村校,成长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等。
在陈金香看来,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人追寻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高标杆。“未来,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干部教师能够让生命与使命同行,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让‘人民教师’的称号真的充满光芒。”陈金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