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开大学河南校友会理事,杨维永的中篇小说《乡村会计》,(发表暨选刊于2024年《神州·新农村》5期,《今古传奇》7期,《作品与争鸣》8期),以富于乡土气息而细腻的艺术笔触,刻画了农村党员李安章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坚守正义的鲜明形象,同时又通过对反面人物侯来福的贪腐钻营,黑恶暴力的描写,反映了当代乡村存在的社会问题,烘托了正面人物的性格光彩。两个乡村会计,一廉一腐,展现了一幅原生态的乡村生活画卷和当代乡村治理的艰巨和光明的前景。

一部小说是否成功,塑造人物是关键。作者对《乡村会计》的李安章、侯来福两个主要人物,不但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还有人物的性格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侧面的性格刻画。这样,作者赋于两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令人信服的人生最后结局。
李安章出生在河口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他的父亲尚崇“无规矩不成方圆”,总要供奉正义的偶像,辛亥革命时就将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天下为公”等联挂在家中的中堂,革命失败,就换上爷爷的遗像。这种尚崇正义,追求信仰的意识,给幼年的李安章产生极大的影响。解放后,李安章翻了身,他仿照父亲的做法,在中堂上挂上“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泽东”的对联,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这是李安章思想的第一次升华。后来李安章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却在四清运动时因为没有和保管员对好两毛钱的账,而被打成贪污分子被批斗,同时他目睹了其他会计因为账目不清而自杀的惨状,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当会计的风险。但因为生产队里没有文化人,李安章又一次被推上会计的岗位,这时,他感到一个会计的责任重大,他要时时警醒自己,要把会计帐做的清楚明白并接受群众监督,因而他每年都把会计帐目抄写出来张贴在墙上,使群众看了放心并信赖会计,这样,李安章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感成为他人生的坐标,这是李安章思想第二次升华。自从挂上毛主席的像并学习了《纪念白求恩》等老三篇著作后,李安章想到,像白求恩这样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帮助中国人,他也应该为集体做好事,于是,他悄悄地跑到邻村,一夜把一个牛屋院的粪坑掏干净,大队支书知道这件事,就发展他入了党,李安章思想又得到第三次升华。这样,李安章高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干了十多年的会计,把自己多年的会计帐凭证装进自家的衣柜保管起来。
接着就发生了黄母牛事件,把李安章推向风口浪尖。散生产队时,队里准备出卖一头已经衰老的黄母牛给人屠宰,李安章很心痛。他想起这头黄母牛曾经在一次发洪水时救过他一命,又曾经在一个夜晚他驾着牛车睡着,而黄母牛拉牛车经过村前时发现前面有一排睡觉的人群,就及时停下脚步,从而救了很多人的命,于是李安章就买下黄母牛。从此李安章精心喂养黄母牛,黄母牛干农活时,李安章不让它干辛苦的活,这样,黄母牛恢复了健康,充满了活力,还生下两只小牛犊,李安章和黄母牛、小牛犊一往情深,充分显示了李安章的善良人性。可是在一个晚上,黄母牛和小牛犊却被歹徒破门而入劫走了,李安章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他去当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的民警喝了酒,对他说没有办案费不能办理案子,李安章拿不出办案费,无奈地回家,路上又被小青年和村民奚落一番。他睡在炕上茶饭不思,欲哭无泪,心里很痛苦。这时,李安章想起自己是个党员,过去战争年代,很多党员视死如归,像江姐、刘胡兰等英雄为革命献出生命,想到这里,他身上像注入了新鲜血液,精神振奋,他不但为追回黄母牛,还要告发村的会计侯来福侵占集体财产,因此,他走上了上访之路。
书中写道:“李安章满头白发,佝偻着脊,驼着背,老态龙钟像十足地去上头上访,讨个说法”,他下决心要惩治侯来福的贪污腐败,维护自己以及集体的利益。县信访局的人接待了他,表示要依法查办。李安章满意离去。
可是,结果却出乎李安章意料,侯来福早已经腐蚀并买通了镇村干部,让干部写出一张证明侯来福账目清楚没问题的书面报告,送到县信访局,导致案子就此搁浅。同时,李安章被侯来福派来的手下以暴力威胁,不准李安章再上访。李安章又一次蒙受精神打击,他在苦苦思索,在寻找解决办法。他经过思考,下定决心,派出所不给我找牛,信访局不给我查侯来福的贪腐,我就到大街上公开申诉。于是,他背上自己精心编好的账本,胸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上他的诉求,他“衣衫褴褛,头发蓬乱,满脸灰垢地在街道旁边”,用粉笔工工整整地书写的他的诉求。这时,县巡视组组长发现了他。
终于,侯来福被县扫黑除恶办查出非法采卖沙子,同时又查出侯来福的贪污腐败,以及侯来福串通黑社会以及小青年偷牛、气弄李安章的内幕。李安章,一个一身正气的共产党员,终于扬眉吐气了,他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动中更加努力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这样,一个鲜活的乡村廉洁正义的典型人物形象,就活现在我们面前。
侯来福是一个相反的典型。他自小家庭境况好,就养成了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在学校里他就与女同学发生不正当关系,回到村子里,他以他的英俊的外表吸引着女青年,终于,他相中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女杜小荣,以“老狐狸对小野兔”的方式,花言巧语地诱惑她,两人便发生了性关系。由于侯家和杜家都不同意已经订婚的杜小荣与侯来福结婚,两人遂结束关系,杜小荣流落他乡。
这件事之后,侯来福不但不收敛,他的性欲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又相中一个剧团的女子张婉洁。张婉洁25岁,还没有对象,心中期盼能得到意中人,一次,两人邂逅了,两人一见钟情,张婉洁被侯来福英俊的外表所吸引,努力说服父母相信一个劣迹斑斑的社会流氓在她的教导下能够改恶从善,于是,两人结婚了。婚后,侯来福一反常态,背信弃义,一天到晚混迹于赌场,经常输了钱还喝醉酒,他醉熏熏地回到家,张婉洁关切地递上热茶给他解酒,谁知他竟然一挥手打落茶杯,还挥起拳头不分青红皂白把妻子痛打一顿,并骂不绝口。张婉洁受不了侯来福的虐待,一纸诉状到法院,两人便离了婚。
侯来福离婚后,生活陷入困顿,离异的生活使他兽性难忍,饥一顿,冷一阵的困苦,他托人说情企图与张婉洁复婚也遭到张家拒绝,于是他恼羞成怒,制作了两把火药枪,准备与张家拼命。那时正是寒风凛冽的寒冬,雪花飞舞,他把火药枪藏在怀中,迎着风雪去张婉洁家。他衣服褴褛,寒风从掉了扣子的胸前侵入,使他打着寒颤,脚下的破鞋露出脚趾头,他的脚被寒风冻得麻木。就这样,这个亡命之徒走进了前妻的家。他对着前妻和她父亲怒喊要复婚,遭到拒绝后,他掏出两把火药枪,正要杀人时,张婉洁当过兵的父亲飞起一脚,踢掉侯来福的两把枪,张婉洁赶紧去报案,侯来福只好逃跑,这样,一件杀人未遂的案子才没有产生恶果。从此,侯来福参加了外面的黑社会组织,多年后,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丽斯海湾渔场打了几年鱼,经历赌恶,流浪,挣了一笔钱后又回到了河口村。
回到村子后,侯来福开始了他的罪恶的活动,他拉拢党性薄弱的干部,吃喝玩乐,小恩小惠,在全组选举时拉选票,这样,竟然当上了小组组长兼会计。侯来福利用职务之便,在买卖沙子、买卖土地时侵占了集体的十分之五、六上亿元的财产,他“先是翻新盖起两幢三层三间临街高楼门面房,接着又在河西新开发区建了一幢下五上三的小别墅,在小别墅里,他还养起了一个小二奶”,他开着“奥迪”、“宝马”小车,整天和老板和干部们厮混在一起,带干部出入于高档的酒店洗浴城,吃喝嫖赌成性。群众对他万分痛恨。
但侯来福遇到李安章这样一个正气凛然的党员,很快就走向末路。侯来福被李安章举报,虽然他使出各种手腕想摆平这件事,但终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侯来福最终还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上面的两个截然相反的典型人物的经历中可以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安章正直廉洁成为群众热爱的好人,侯来福奸邪腐败成为人人憎恨的坏人,都有各自的成长发展历史,两人的结局是相反的,一个成为人人都仰慕的英雄,被永远歌颂赞扬,一个成为人人喊打的卑鄙的害人虫,被永远钉入人间的耻辱柱上。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采用对比手法。一白一黑,一善一恶,一美一丑,两个人物都分开叙述他们各自的历史和情节发展,他们各自的情节线很少交织一起,但相互的烘托和映衬,使崇高者更崇高,卑鄙者更卑鄙。李安章身处的环境是:有侯来福这样的腐恶分子,有的基层干部对此同流合污或麻目不仁,有平头百姓对黑恶势力悲观失望和对坚守正义的人冷招热讽,在这种环境中,坚守正义,高风亮节的李安章的形象更加高大和完美。
作者的人物塑造是为作品的主题服务的,人物形象的光彩,照亮了整部小说,作品立意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为“打老虎”“拍苍蝇”反腐败批判现实意义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给农民上访烛照出了一道蛛丝马迹的曙光,为我国社会问题小说画廊呈现出了一束新的气象,给读者带来情感盎然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和社会启迪。
作者简介
黄卓童,笔名晨思文。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诗集《穿透梦魂的夜歌》,长篇小说《挺进三罗》《粤中纵队》中篇小说《谁是肇事者》《端砚生死情》,短篇小说《阳光法槌》等。曾两次获今古传奇文学奖,短篇小说《阳光法槌》入选文化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出版的《2022年新时代中国法治文学精选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