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非遗文化 >> 正文

常州马家浜文化:穿越6000年的时光之旅

时间:2024年11月20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常州自2500多年前季子封邑延陵始有建城史,而戚墅堰的故事却可以上溯到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这片土地上发现的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村落,又被称为常州第一村。”假期,圩墩遗址博物馆内游人如织,游客们在志愿讲解员的带领下,实地感受着这片土地六千年前的古老文化。

来“常州第一村”古人家做客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至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延伸至江苏常州一带,充分展示了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自成系统。

1960年,圩墩遗址在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被发现,前后五次大规模的发掘,出土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物。6000年前,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为湿热多雨的北亚热带环境,气温比现代稍高,夏季经常会有雷电气候。居民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他们利用榫卯结构的木柱建造房屋,用芦苇、竹席和草束铺盖屋顶,居住面经过夯实,内拌有砂石和螺壳,有的房屋室外还挖有排水沟。当时我们的先人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这是一个典型族群关系,包括老祖母,舅舅,母亲,孩子。老老小小一家子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房屋和村落,是这一时期的常见景观。

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陶片、炭化米粒等文物,说明了种植水稻在当时已经普及,六千年前的人们和现代的我们一样天天在吃米饭。其中非常特别的陶鬶(guī),不仅造型独特,同时也是一种实用器具。它的三足既可以用于稳定安放,也可以在中间放置柴火进行加热,就像今天的水壶一样可以煮水和饮水。同时,陶鬶也可以用来炖煮汤羹、温热酒水,而且完成加热后,可以作为餐具直接端上饭桌,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展现出圩墩先民的智慧和精湛工艺。

博物馆再现了圩墩人生存的环境、圩墩人居住的建筑、圩墩人生活的用具、圩墩人聚餐的场景以及圩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用现代的科技手法演绎古代的文明,邀请现代人到圩墩村落做客,与圩墩人进行一次拙朴、略带神秘的现代与远古的对话。

看“天下第一橹”于湖上泛舟

在新石器时代,橹,可谓马家浜先民的智慧结晶。他们“见窥木浮,而知为舟”,在江南水网地区銙木成舟,进行渔猎及部落交往,开始了最原始的水上航行。马家浜文化时期,圩墩居民们所生活的地区遍布着河流湖泊,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当时的圩墩人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水上交通技术,他们已经有能力制造筏和独木舟,还会使用木橹和木桨划动船只。

最初,先民们使用的划船用具是桨。后来,他们观察到鱼游动的方式是摇摆鱼鳍和尾巴,受此启发,他们把桨加长、加大,就制作出了中国特有的“橹”,用橹划船时,船只就像鱼儿摆尾前进。从桨到橹,实际上就是从间歇划水变成连续划水,大大地提高了划船的效率,古人甚至有“一橹三桨”的说法,认为一根橹可以比得上三根桨。橹出现以后,当时的人们就有可能实现水上的远距离往返,他们的活动空间被拓宽了,在这一基础上,橹的发明间接地促进了史前社会渔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沟通交流。

圩墩遗址出土的木桨和木橹较为完整,从外形和结构来看,与现代的木橹木桨基本相似,使用功能也应该基本接近。因为有了橹,人类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所以说,橹,是江南文化的飞跃,是长江下游中华文明史的标志。

在“鱼米之乡”体验轻工业的腾飞

真正的纺织技术就诞生在新石器文化时期,圩墩遗址内出土的一些与纺织相关的工具表明,这一时期的圩墩人已经将纺织当做生产的重要内容了。出土的相关工具主要有石制和陶制纺轮,骨制的凿、锥、针等。服装材料主要包括兽皮、葛、苎麻等。在圩墩遗址的墓葬中还发现有将纺轮放在死者的腰部旁边的,足以见得纺织对圩墩先民的重要性。

结合考古发掘与资料,推测圩墩先民们是使原始腰机进行纺织的。原始腰机是世界上最古老、构造最简单的织机之一,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出现。圩墩先民们是这样使用原始腰机的:纺织者将整好经线的织机用腰背把卷布轴系于腹前,再用双脚蹬起,使经线分组,形成开口,用细木棍(或梭子)绕经引纬,放平开口刀,轻轻打纬后抽出,然后开始下一纬的织造。原始腰机具备了最基本的纺织织造功能,展示了构成织物的基本原理,与编织技术比较,是一大飞跃。圩墩先民使用原始腰机实现了经纬纱纵横交织,织成了布帛,从而使他们告别了草衣木食的蒙昧时代,进入了使用纺织品的文明时代。

宋、明时戚墅堰地区民间即用土机手工织造丝、棉。明末清初,戚墅堰开设有多家工场、作坊,尤以家庭织布、砻坊、糟坊为盛。民国11年张云博、杨翼之等创建利民纱厂。民国初期引进机械开办纺织厂,至民国26年(1937年)已经有2家较大规模的纺织工厂。解放后,纺织工业通过政府贷款,代纺、代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措施得到迅速发展,大明纱厂等较大规模纺织厂上升为市属企业,代表着常州轻工业的腾飞。

如今的牌楼巷老街区,仍有“炳玉棉花老店”静静伫立在西街。墙上挂着的老式弹棉花工具对着悠悠运河水,仿佛是远古文明的流转传承。而蹦蹦跳跳地组队来店里参观的学生们,又点亮了新时代的新希望。

灿烂久远的历史为戚墅堰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不仅有六千年前圩墩先人的生活遗迹,还有盛极一时的繁华老街,更有见证着常州近代民族工商业崛起的京杭大运河……近年来,戚墅堰始终将文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与特色,让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紧密相连。

古老而年轻的戚墅堰流动着乡风与市声,那千姿与百味,化为温暖的记忆,戚墅堰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确幸”,续写“741”的传奇。

上一条: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亮相上海 展现康乾盛世皇家气度
下一条:新版文物保护法有哪些看点

关闭

编辑:张冠崇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