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的开端,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是一年中的第四个节气。古言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医认为在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因此我们要注意饮食起居,把握好养生的好时候。
春宜护肝益脾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酸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水果可以多食入一些丰富铁元素的樱桃、健脾益胃,草莓含有大量的果胶及纤维素,能够祛肝火、促进排便。春季不应过多饮酒,适量喝白开水对身体更有益,或者泡点菊花茶、薄荷水等能起到疏肝清热的作用,是春季的佳饮。
食物阴阳互补

春分时节气候转暖,然而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及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用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而且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香菜、韭菜、洋葱、茴香等温热、油腻之物,以免助阳气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易克伐脾土。《皇帝内经》中说“司岁备物”,符合气候条件生长成熟的时令菜,不论口味还是营养成分都更好,可以选择吃市面上能买到的时令菜,如荠菜、香椿、豆苗、莴笋、榆钱叶等。
防病注重细节
除了注意膳食外,养生的关键还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悦,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起居上要坚持适当锻炼,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注意添减衣物,保暖脚部、关节部位,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有基础肺病的群众一定做好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