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研学游记 >> 正文

荀子的欲望秩序论

​——《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书评
时间:2024年05月06日来源:中国旅商传媒网 作者:刘志轩

邯郸学院刘振英、田青两位博士出版了《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一书,我很受触动,也想谈一下我对此书的认识。先秦儒家孔子的仁学、孟子的四心说、荀子的礼学等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墓志铭上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更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孔孟荀三大先哲所开创的儒家学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尤其是荀子礼学思想。

一说到“礼”,好像就是约束,就是管教,就是条条框框,让人受限制。其实,荀子所创造的“礼”的出发点不是限制人,而是“养”人。荀子不把人的欲望看作全是坏事,认为人的许多欲望是合理的。

荀子“礼” 的哲学基础是他的性恶论。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如何将“人之性恶”化解为“善”呢?构建“礼”是“化性起伪”化恶从善的好方法。

荀子构建“礼”的出发点是“化性起伪”,是用“养”的办法,将“恶”化为“善”。

荀子创造的“礼” “养什么?”“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荀子•王制》)。一养人欲,二养人性,三养人境(环境)。首先是尽力满足人的欲望需求,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证人都能够满足欲望。第二是养育人的道德品性,教化、引导、改造人恶的本性,提高人的素养;第三是养护自然环境,保证人能够在美好的适合人生存的环境中生活。

如何实现“养”的目标呢荀子构建“礼”的基本方法是“分”。

如何分?荀子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荀子讲“分”的内容是,1.让社会上贵贱有等级;2.让长幼有差别;3.让贫富轻重各自都有符合的身份。

荀子说“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明分”,使权势、财物得到合理的分配。区分出差别,使欲望有了“度量分界”, 使人各得其所,欲望有了秩序,大家都按照一定的“度量分界”行事,也就无需再去争夺。

在这里“度量分界”非常关键。大家都按照“度量分界”行事,矛盾就少了。荀子说:“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tan安定),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荀子明确指出,如果不对人的层级、权势、好恶“明分”,非但人们之间不能互相役使,而且“势不能容,物不能澹”,当权势和财物不能满足两人的同时需要时,社会也就陷入了争斗和混乱之中。由此可见,一个没有“明分”的社会不仅不会达到和平安定,而且还会产生种种争斗和混乱。

荀子“礼”的本质不是倡导不平等,而是倡导欲望和谐。在荀子的理论中,从基本点开始,荀子就具有彻底的平等观,荀子的《性恶论》明确指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 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贤君与暴君“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在人的本性上人人相同,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初来到世上都是平等的。荀子名言“涂之人可以为禹”,也包含着“平等”二字。“涂之人”就是任何人,“大禹”是圣人、君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大禹,成为圣人,这就是荀子的平等思想,再也没有比这样更彻底的平等观了。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董仲舒也认为某些人天生就有完美的道德。荀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人天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没有道德和智慧的差别。所以,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也应该是一样的,平等的。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世袭制,贵族的子弟永远是贵族,平民的子弟永远是平民。荀子分等级的办法是“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君道》),根据品德的高低排定等级次序,根据能力的大小授以官职大小。荀子在《王制》中还讲“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的等级次序是按照德才高低、贡献大小来分配权利,分配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这和现在的用人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完全一致。荀子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仪,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字、正身行,能属于礼仪,则归之卿相大夫。”(《荀子•王制》),荀子的这个主张,很明确,你虽然是王公子弟,不懂得礼仪道德,你就不能够再享受王公士大夫的权益,只能做普通百姓;虽然是普通百姓,但是有知识有道德,能够身体力行,就可以成为士大夫。在荀子的理论里,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固定的等级,不平等,不是荀子的发明与倡导,是封建帝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造成的。

荀子创建的“礼”要达到的目标是“和”。本书第一章第四节讲到“《荀子》分的范畴与社会和谐的达成 ”,“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人类要想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就要实行“分”,荀子说此乃“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

总之,荀子之礼的要点是三个字:一养,二分,三和,由此构建成一个欲望有序的社会,形成“群居和一”的正道。这就是荀子礼的全部内容。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老子称赞天道的崇高,批评人道的卑下。荀子说,他所创建的“礼”,是“断长续短,损有馀,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 荀子是要削减人本性之恶,增进人之善良品德,使人世间达到仁爱和敬慕的文明,养成奉行道义的美好品性。所以,荀子倡导的“礼”实行的是“天道”,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是礼的一种新形态,和孔子倡导回复周礼的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荀子是赵国人,荀子礼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复兴邯郸文化,是每一个邯郸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一书为确立荀子礼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为邯郸文化的复兴,做出了理论上的贡献。

上一条:观展寻妙趣 研学觅新知
下一条: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概念雅训、思想竟进与考证功夫

关闭

编辑:瞿颖
今日头条
热点推荐

内蒙古公安厅公布5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宝塔区保障性住房宣传进社区

老夜市成“网红打卡地”

乡村旅游增长强劲

携手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跟着背篓菜农进城卖菜

近90%听障儿童使用人工耳蜗听声学语

村级发展顾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拓宽教学边界 共享优质资源

打造乡村旅游“好风景”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