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非遗文化 >> 正文

周一针”的传奇揭秘

时间:2025年03月05日来源:中国旅商传媒网 作者:王君 花玉军


在苏北大地上,经常流传着一个关于“周一针”的传奇故事,一个用一枚小小的银针,让无数危重病人重获新生的传奇人物。他就是被患者称为“周一针”的四队镇腰南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周成凡。

自古民间出圣医。周成凡,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四队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四十多年前,他的母亲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外出看病几乎花掉了家中所有的钱财。母亲回家后,当地医院的医生又不辞辛劳地一次次上门为其医治。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周成凡,就把医生当做了人类最崇高的职业,在心里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心愿,将来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家乡父老看病,去除疾患!从那时起,这个心愿就成了他永久不变的志向和初心。

在上卫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医学知识,废寝忘食地攻读医学专著,不耻下问地向老师求教。毕业后他从一个乡村医生做起,在为乡亲们祛病除疾的同时,遍访名医。三十多年来,他每年都要自费外出两三次参加学习、培训,拜国医大师石学敏、李佃贵等为师,苦学针灸技艺,仅培训费用就花掉近40万元。

有幸认识周一针,是通过一位结识多年的作家朋友。我的这位作家朋友,古道热肠,为人朴实厚道,不事张扬,唯一的缺点就是,行事过于认真,心中认准的事情,九头老牛也拉不回来。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一天没有八、九个小时,离不开案头。天长日久的创作,让他积劳成疾,腰间盘最终出了问题。发作时,直不起腰,只能趴在床上,疼的直哼哼。周边能去的县、市大医院都去过了,吃药、打针,花钱无数,两三个月下来,丝毫不见好转,想死的心都有。后来,听人说,四队的周成凡治腰间盘突出很有一套,于是,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被老伴用平板车拖到了周成凡的诊所。

真是验证了那句老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用针不到三天,剧痛逐渐消失,一个月半后,竟能双脚下地行走。以后走在路上,见到熟人就讲,我遇到神医了。一天,我忽然接到了这位作家朋友的电话,跟我大谈特谈周成凡的神奇针技,滔滔不绝,足足二十来分钟,对周成凡的医术医德赞不绝口,并一再嘱托我,有机会一定要好好采访报道周成凡一番。他说,针灸这个祖国瑰宝,花钱不多,痛苦少,疗效显著,尤其适合普通百姓。别人说话一般我并不轻信,因为没有采访,没有调查,就不能轻信传言,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底线。但这位作家朋友的话我是信的。

不久我就有幸地见到了周成凡,并成功地完成了对他的采访报道。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周成凡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事迹以及他用银针为病人解除病痛的传奇故事。他让许许多多北京、上海、南京大医院都看不好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了新生,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第一次见到周成凡,有些出乎我的想象。竟是那样的年轻,只有四十多岁的他,脸上丝毫没有老中医的沧桑感,质朴中带着几分憨厚的摸样,身上却充满了活力,也许是急着为病人治病,工作中,走起路来,总是急急匆匆,两腿带风。与病人交流,三言两语,废话不说,查看患处,即刻下针。如果不这样,无法应对一天一百多名患者的门诊量。

周成凡治愈病人成千上万,应该说也是成功人士了,但他总是那样的谦逊低调。大凡有本事的能人,往往与众不同,性格有些执拗。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钓鱼,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为病人治病去疾,减轻痛苦,这才有成就感。一旦他认准的目标,就会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因此,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成功就是将别人坚持不下来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我想这就是他事业成功最好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不仅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调查者、观查者、记录者,也做了一回亲身体验者。

2021年的秋天,不幸患上了肩周炎,右肩一天到晚总是沉沉的,右手抬不起来,于是就到县城一家医院就近就医,针灸治室的医生是我的一位亲戚。也许是我曾经帮过他忙,他对我非常热情周到,并承诺一周包好。每次用针,我都是大汗淋漓,疼的如同受刑一般,一连扎了四、五天,几乎没有疗效,手依然抬不起来。刚好,我的一个老表也是肩周炎,也来扎针,也许,他的意志力不如我,扎针时,疼得哭天喊地,嗷嗷直叫。真是同病相怜,于是,我们两人就私下交流治疗感受,纷纷吐槽,不收钱,明天也不来了。我突然想起了周一针,我建议不妨周末去四队试试。老表半信半疑地说,管用吗?不疼吗?说实话,以前我采访过周成凡的病人,他们都说效果好,但毕竟那是人家的体验,我自己没有真真体验过,我只好说,去试试看吧。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我们来到周成凡的诊所,我们向他说了病情和前期的治疗,周成凡说,不急,小毛病,十分钟见效,恢复如常。我们两人面面相觑,撇着嘴说,有这么神吗?说着就给我们用针。他用针十分奇特,我们都是右肩沉重,抬不起手,他就在左手无名指和小拇指结合处下了一针,下针时,手上如同被蚂蚁蛰了一下,麻麻的,没有一点疼痛。针扎了下去,周成凡说,坐着不要动,十分钟后拔针就好。我和老表被说的一愣一愣,怎么会,真这么神奇?

十分钟后,拔了针以后,右肩确确实实轻松了许多,周成凡让我们两人抬起臂膀,前后转一转,果不其然,臂膀轻松自如地转了起来,一点沉和痛的感觉都没有,确实恢复如初。突来的变化,让我们难以置信,但是又不得不信。这就是周一针的神奇之处,亲身体验的结果。真是不比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老表在一旁不停地转着膀子,默默地体验着,辨别着如此不可思议的现实,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神了、神了,真是神了!果然是周一针,名不虚传!我也在一旁默默地感觉着梦幻般的体验,看着诊所里满墙的锦旗,我的心里不由得想起一句词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或许是对周成凡最贴切的写照。

2012年10月,周成凡自费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颈腰椎诊治中心,设立了疼痛科、颈腰科、妇科和杂症科。他凭着自己独有的针疗技能和极高的治愈率征服了患者,于是名传遐迩,来此就诊者遍及海、赣、沭、灌、盐城及山东日照地区。为了方便患者就医,他在灌云县四队镇汽车站南50米处建起了“周氏颈腰椎诊治中心”,设针疗床79张,日门诊量高达百余人次,已成为连云港市最大的颈腰椎病治疗处所。

周成凡医德高尚。他深深的懂得“先做人,后行医”的道理,从医二十四年来,他从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凡是就诊者均一次性低收诊金,直至治愈,病若复发,不再收钱,并为特困户免费治病,每年多达数十人。遇到一些生活贫困的患者,不仅不收医药费,还向他们赠送车旅费。

如今社会“医闹”不断,有位医生问他:“90岁以上的人你都敢治,出了事怎么办?”周成凡笑着答道:“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凭良心看病,以心换心,谅无大碍。”正因为他将爱心无私地奉献给患者,所以才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连读6年被评为县十佳乡村医生,他的事迹曾被《苍梧晚报》以《14年他用“尽心”书写医德》为题,载于《社会》版专拦。

周成凡医术高明。他博采众长,在不断实践中创造出周氏独特疗法,特别对腰腿痛、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肩周炎、盆腔炎、慢性胃炎、急慢性扭伤、腰肌劳损、棘间韧带劳损、肌肉软组织扭挫伤、乳腺增生、痛经、月经不调、中年妇女面部色斑都能在短期内恢复健康;对神经麻痹或心血管病患者所引发的偏瘫,通过针疗都可逐渐治愈;而对前列腺炎更有显著疗效。他为万千患者解除病痛,让卧床不起的人重新站了起来行走如常。凡是被周成凡治愈的患者,一提起周成凡,都会津津乐道地给你讲述周成凡的针术神奇。

伊山镇是灌云县的县城,在此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还有三、四家规模不小的民营医院,针灸、推拿诊所更是星罗棋布,不计其数。即使如此,县城的许多居民还是常常慕名专门到近30公里外的四队镇找周成凡看病。

家住伊山镇的廖德义女士(手机:15961346489),今年75岁,她身患心肌缺血、肩背痛、痔疮等多种疾病,无法弯腰,今年正月初八专程去四队镇,经过周成凡的四、五数次治疗和调理,如今,廖女士天天活跃在习练太极拳的广场上。说起周成凡的医德医术她更是赞不绝口。

伊山镇居民53岁的邢光艳(手机:13605121765),2024年年底,两腿突然疼痛无法行走,经亲友介绍,让她到四队镇找周成凡治疗,她抱着半信半疑的心理,去试试看,不成想,一针下去,就恢复如初。现在,只要一说起这事,她就不停地感叹:周医生真是名副其实的神医,“周一针”果然名不虚传。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三十多年来,经周成凡医生治愈的病人人数多得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而被周成凡治愈的病人每当谈起他的医德医术,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如今,在四队镇一带还流传着一首赞扬周成凡的“顺口溜”:“成凡确不凡,医术不简单。多少疑难症,数针即病痊。正骨显效奇,治好腰间盘。脑梗引偏瘫,痊愈数月间。风痛疼彻骨,针到效如仙。患者即年迈,接诊不迟延,旬月见奇效,群众口碑传。”

几十年来,许多被他治愈的患者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给他送来了一面又一面的锦旗、牌匾、字画。所有这些既有平民百姓吐露的心声,也有高干、名家亲书的手迹,所有这些,都向周成凡表达了一种如海一样的深情,如山一样的敬重。

瑰宝成古韵,初心耀千秋。周成凡,一位民间圣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针灸的独特价值,让更多人相信针灸的神奇。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传奇,更是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一条:山东淄博举办“双提、双新、双好”宣讲交流会
下一条:宝鸡:“让爱动起来”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活动在金台区金河尚居小学举行

关闭

编辑:张冠崇
精美图集